English

富国减免穷国债务不是恩赐

1999-07-21 来源:生活时报 杨桂凤 我有话说

今年的西方7国首脑非正式会议达成共识,将取消36个最贫穷国家的700亿美元债务,与此同时又炮制了一系列“标准”,强调减免穷国债务必须要同这些国家的所谓“人权状况”、“民主化”程度挂钩。很多发展中国家指出,富国减免穷国债务不是恩赐,而是对双方都有利,因此,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望新闻周刊对此问题进行了报道。

殖民主义掠夺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发展中国家外债剧增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民族经济得以很大发展,但同时外债不断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到1980年底已达6390亿美元,1990年底达13410亿美元,迄今世界上160个发展中国家积欠的外债已高达2.5万亿美元,到1997年,41个最贫穷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达2320亿美元。目前非洲的外债已超过3000亿美元,相当于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80%,其中20个国家的外债已超过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穷国家的外债为什么会像滚雪球似地越滚越大呢?除这些国家的内部原因,如政局和社会动荡、法制不健全、宏观干预不当和腐败等问题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和掠夺以及深受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之害。殖民主义者除大量贩卖黑奴给非洲造成长期的不发达以外,还留下落后的经济结构,使大多数国家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两种产品的“剪刀差”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发达国家的高利率使拉美国家一再发生债务、金融危机

60至70年代,贷款利率很低,拉美国家为加快经济发展,大举借债。80年代初,西方国家大幅度提高利率,世界贷款实际利率从1974—1979年的平均0.97%上升到1980年的平均5.85%,上升了5倍以上。80年代之所以成为拉美“失去的十年”,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突然提高利率造成的。90年代初以来,拉美国家经过艰难的调整和改革,经济形势趋于好转,但债务负担并没有减轻。巴西是拉美欠债最多的国家,目前外债已达近2000亿美元,今年年初因无力还本付息而爆发金融危机。

发达国家对冲基金的投机炒作使东亚金融陷入困境

1997年7月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诱因是短期资本大进大出,特别是对冲基金过度性投机炒作造成的。自东亚金融危机以来,流入美国的资金迅猛增加,1994年,外国人购买美国的股票、公司债券和其他非国库券证券为570亿美元,1997年增加到1970亿美元,1998年达2280亿美元。有舆论说,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使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倒退10年以上。

债务问题严重制约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提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据世界银行统计,1997年世界人口达58.29亿,世界总产值(GNP)达299257亿美元,其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额的35.13%,而GNP只占世界总产值的2.4%;高收入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89%,GNP却占世界总产值的79.5%。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已从10年前的36个增加到48个,它们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额的10%,而收入仅占世界总收入的0.1%,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已从20年前的0.8%降至0.4%。

富国减免穷国债务不是恩赐,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大量事实表明,很多发展中国家背上沉重债务负担,同富国的差距越来越大,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和掠夺以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因此,富国减免穷国债务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次西方7国首脑非正式会议虽然就减免最穷国债务达成共识,但就连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也认为迈出的步子太小。即使西方7国兑现取消36个最穷国家的700亿美元债务,也仅占160个发展中国家积欠外债总额的2.8%。沃尔芬森最近说,“金融危机给数亿人的生活条件以沉重打击”,1998年世界贫困人口比一年前增加了4亿。他要求工业发达国家为缓解贫困国家和高负债国家的债务负担作出更大努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7国许诺减免最穷国家债务必须同这些国家的所谓“人权状况”、“民主化”程序挂钩。按照西方7国的“标准”,就有5个最穷国家不能享受减免债务的“待遇”。而且,冷战后西方国家不顾非洲具体情况,在一些国家推行“民主化”、“多党制”,加剧了这些国家的政局和社会动荡,使外债增加,经济滑坡,人民生活更加贫困。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各国经济越来越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自然资源丰富,是个潜在的贸易和投资大市场。多数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发达国家难以扩大贸易和投资市场,也就不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妥善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帮助这些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将为发达国家提供日益扩大的贸易和投资市场,也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繁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